【Yahoo 新聞報道】「你好,我是你樓下的住戶,我的單位出現滲水,麻煩檢查是否爆水管。」以上看似善意的提醒,其實是新型騙案的開場白。近日,不少人都收到來自陌生電話傳來的短訊,對方聲稱是樓上或樓下住戶,投訴有噪音滋擾,或單位漏水,要求訊息收件人跟進。不過,警方及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均指出,有關訊息是由騙徒發出,如果與對方持續對話,可能會上當受騙,蒙受損失。
這種假冒鄰居的新型騙案手法最早在今年 3 月出現,其後越見普及,甚至蔓延至大型屋苑。其中在 5 月,馬鞍山錦龍苑及富寶花園的管理處,曾在電梯大堂貼出告示,提醒住戶留意詐騙短訊。
有不少網民都表示收到同類訊息,對方投訴有噪音,「夜晚十點半之後可以小點聲嗎?」另亦有人聲稱「房間有滲水情況」,「麻煩你在家的時候檢查一些是不是水管破裂了」。除了投訴噪音及漏水,更有人收到投訴訊息稱,其車位被霸佔,「影響我正常泊車」,要求「盡快將車挪開」。
私隱專員公署早前表示,留意到近日出現新式的詐騙手法,全港有不同屋苑住戶收到聲稱是鄰居的短訊,以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為由,要求住戶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,經屋苑物業管理處查證後確認為詐騙。
據公署了解,騙徒自稱是事主的鄰居,先透過短訊投訴漏水或噪音問題,誘使事主回覆或要求以即時通訊軟件聯絡,以作進一步的商討。一旦展開對話,騙徒會假扮有意發展情緣等各種手法取得事主的信任,從而騙取金錢及或個人資料;或誘使事主點擊不明連結,令事主誤入偽冒網站,藉此套取其個人資料。
公署呼籲市民慎防這種詐騙手法,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,市民若接獲懷疑詐騙短訊或來電,可先聯絡屋苑的物業管理處查詢或求證。
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 4 月 30 日亦發文呼籲公眾提防「漏水情緣」騙案。警方提醒,如果收到類似訊息,應直接聯絡物業管理處以核實對方身分和確認物業問題真偽,不要輕易透露個人資料。
警方呼籲市民保持理性,不要被甜言蜜語沖昏頭腦或輕易作出金錢上的承諾,切勿輕易相信初相識的陌生人,如有懷疑,應致電「防騙易熱線 18222」查詢。